自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,官桥镇立足各村(居)实际,采取整合资源,因地制宜的方式,逐步推进村村文化小广场建设,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,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质的突破。如今,一个个打造乡风文明的文化活动阵地正在村民的家门口立起。
走进位于官桥镇金桥社区的文化广场,颇具韵味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,这里依托原有旧篮球场,经过改造提升,添置了凉亭、文化长廊、健身器材等设施,成为了居民们闲暇时最经常去也最喜爱去的重要场所。
“这里经过提升,变得更加好看了”村民陈阿伯在广场旁边开店已有一二十年,见证了这里的一木一景的变化。在陈阿伯的带领下,记者感受了一番阿伯口中“好看”的广场。顺着铺有木条纹板材的小道走进公园,满眼皆是碧草绿树,再往前走,古色古香的凉亭甚是好看,再往里走,右边是可以供村民休息的石条座,左边是有关移风易俗、党建知识、共建公共文化示范区知识等相关内容的文化长廊。
“整个村级文化广场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,共有1000多平方米,包括广场、公园、篮球场等项目”官桥镇金桥社区主任郭金质介绍,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村民的文化需求逐步提升,为此,金桥社区结合社区实际,盘活原有资源,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打造了集休闲、娱乐、健身、文艺演出、文化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文化广场,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。
“文化阵地的建设,也激发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。”郭金质告诉记者,目前,村里有1支广场舞队、 1支腰鼓队、1支军鼓队,村民们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。
如今,在官桥镇,能在家门口享受这般文化发展成果的已不仅是金桥社区居民。据了解,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,为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,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官桥镇印发《官桥镇村村文化小广场建设实施方案》,启动项目建设,
迄今为止,共有20多个村居的村村文化小广场初具规模,开放迎客。
“其中,大部分村(社区)的文化小广场为改建项目。”官桥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杨清林介绍,官桥镇鼓励村(社区)盘活利用现有资源,不新占耕地林地,既可以在村(社区)文化活动中心附近建设,也可以依托健身场、戏台等现有设施建设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规范化标准建设,条件差的地区可以因陋就简进行建设,突出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韵、一村一景”,建设符合村(社区)实际的文化广场。
有场地,还需有人、有活动,因此,该项目除了在全镇范围内建设文化小广场外,还鼓励每个建制村(社区)至少培养一支热衷文化活动、富有工作活力、致力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文化活动队伍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文化小广场建设项目的实施,把文化活动阵地建到群众身边,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,为群众的幸福生活’加码’。”杨清林说道,接下来,我们还将继续动员各村(社区)居委会继续加大资金投入,改造提升或新建更多的文化广场,让全镇各村(社区)至少有一至二个集文艺演出、电影放映、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,能够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需求的开放式小型文化广场。 |